帝王之术和每日三省吾身,其他时候都和一个普通孩子没什么两样,孔明对于他的威胁度评估也大大下降,只是孔明不知道的是,在他走后,甜甜蜜蜜互喂桂花糕的两个人快速的停下了动作,玩得满身泥巴的孩子的脸上,是完全不同于这个年龄的沉稳和冷静。
王允在信上向徐州求援,说是长安就要被攻破,希望刘备念在自己是汉室宗亲的份上派兵来接应满朝文武大臣,在长安沦陷之后,能给他们一个安身之所,到时候,在满朝文武的支持下再次拥立小皇帝登基,立徐州为新的首都。
整篇密信写得情真意切,言之凿凿,对汉朝的拳拳忠心溢于言表,但是诸葛亮只想评论两个字,放p。
想让文武大臣到徐州来安家顺便夺了阿斗的徐州给小皇帝当新家,还真是异想天开的打算,这样想来之前他那么大方的把小皇帝交到徐州来是让小孩提前来适应水土了,但是要让诸葛亮将徐州这样让出来,绝对是不可能的。
诸葛亮是忠诚,他的确和天下很多的文人一样忠于汉室,但是汉室,不代表是皇帝,刘备是汉室宗亲,这也是诸葛亮一开始愿意见他的原因,在他看来,只要是忠于刘家的血脉,皇位,自然是有德者居之,比起现在年幼的小皇帝,阿斗自然更加被他认可,孔明坚决不承认自己会偏私。只是他相信,如果让阿斗当皇帝,他将会是一个爱护臣民的好皇帝,一个皇帝不一定要很聪明,但是必须仁徳,不得不说,就如同曹操的狡诈让放荡不羁的郭嘉倾心,刘备的仁徳也刚好符合孔明的心性,每个臣子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主公,而那个主公的品质无一例外都必须符合他们心中的一个期望,只有有了仰望,才会忠诚。
所以本来诸葛亮是想把密信烧了的,但是之后和黄忠的对话让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因为他在调兵的时候迟疑了,这个时候袁术被抓,他理应快速将吕布的五万军队调往曹军前线支援赵云三人,但是潜意识里他依然感到有些不妥。一个布局者的确依赖于自己的理智,但是不得不说有的时候他们比拼的更加是一种对于时局的犀利直觉,两个同样饱读诗书兵法的文臣,他们最后成就的大小,也就往往取决于这种直觉。
水镜先生曾经说过,诸葛亮的敏锐天下无人可及。
所以诸葛亮再次翻看了高顺发来的战报,上面提到吕布救了阿斗的时候,斩了河间张颌。
张颌,袁绍手下的大将,却不在长安,而是出现在了千里之外的徐州,保护袁术而死。
死去的蝙蝠右爪细看有烧焦的痕迹,诸葛亮再次拿出那封密信,将它放在烛火上微微一照,渐渐的,右下角显现出一行篆体小字——‘袁绍出兵徐州,为保根基,不如合作。诚以长安换徐州一处安身之所。’
那是贾诩的字迹,贾诩当时被董卓李儒挟持前往长安,似乎是李儒将其家人控制了起来,贾诩在文臣中是出了名的护短,谁敢动他的家人,就是戳了他的逆鳞,诸葛亮毫不怀疑在董卓被吕布杀死这件事中,贾诩有没有出力。
在第二份隐藏的密信中,贾诩并没有提到如何用长安来换徐州,但是同为顶级的谋臣,只要贾诩表现出了一点意思,诸葛亮就知道他的打算,只是这条计谋以长安十万董卓士兵作为赌注和牺牲品,未免太过草菅人命。
而在密信上占地最多的,则是一连串的人名,这显然就是贾诩要求的要在事成之后迁入徐州的家人了,除了自己的双亲,在长安一起暂居的大文学家蔡邕一家也在名单之上,对于一个在朝中和文臣界素有威望的老人,诸葛亮自然也不介意徐州吸收更多的人才,只是让诸葛亮讶异的是,连陶谦,都出现在了名单之上。
不管怎么样,如果真如信上所说,袁绍出兵徐州,这次徐州的确九死一生,曹操不懈进攻已经迫在眉睫,袁绍一到,原本溃不成军的袁术军就会重新找到主心骨,到时候三方夹击,即使诸葛亮有通天之能,各武将有三头六臂,也俱是徒劳。而诸葛亮的直觉也已经让他相信了大半。
袁绍是来救袁术的,而且他同曹操自幼便是发小,他现在还占据徐州旁边的洛阳,可以说完全断绝了他们的退路,为今之计,也只有接受贾诩的建议,以长安为饵,策动各方诸侯倒戈相向,牵制住袁绍的兵力,才有赢的机会。
只是贾诩的计谋更毒,他提出要在袁绍与曹操结盟之后声讨袁绍,这等于是将曹操也一起推向了死路,诸葛亮皱眉思考良久,最终还是提笔将曹操在计划中抹去,他同无主的贾诩不同,如果说贾诩是将所有人都当做了棋子,随心所欲的在布局,那么诸葛亮此时已经有了必须要守护的东西,计划便不能再冒险,这一次,便先留下曹操,毕竟,徐州再经不起任何变数。
黄忠被诸葛亮再一次叫入书房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之后他便连夜点了五百兵马离开了徐州,前往长安,选择黄忠也是无奈之举,虽然对于其他诸侯来说,阿斗手下可用的武将已经多如繁星,但是到了真正的危机关头,依旧是不够的,黄忠原本是阿斗怕孔明初来徐州有人不服而特意留下来的后盾,为此他特意孤身前往前线也不带武将护卫,因为曾经做过蜀王的他知道,只有一文一武才能压得住场子,徐州后方才不会乱。
但是现在,接应贾诩的工作必须由一个信得过的武将完成,本来最适合这个任务的
喜欢阿斗扶得起(H)请大家收藏:(m.23dshu.win),爱上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