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约翰现在是一幅老外模样,但是这里面的人好似见怪不怪一样,并没有围观,因为他可以看到街上偶尔就会出现一两个金发碧眼或者红发绿眼的外国人。
这更符合他心里对那个名为火影的世界的印象了。
记得那个世界的历史和文化都很混乱,明明一幅古代幕府或者战国时代的样子,却又有了电话和照相机甚至电脑这些科技产品,还有虽然是以黄种人为主,但是黑白人种也有不少。
约翰耐心的坐于酒肆,直到一壶淡酒已经喝完,几叠小菜倒是剩下了一些,不是他浪费,而是这些小菜实在不合胃口。
煎鱼只用了少量的油,而且还是风干的咸鱼那种,海带也不是鲜海带而是晒干再泡发的,只用了简单的盐调味,连葱姜蒜都没有,体现不出海味的鲜,却有着一股子咸腥味,唯一勉强入口的就是腌萝卜,却也没有后世那种丰富调味料制出的味道,胜在清脆罢了。
随着他的观察与偷听,约翰的脸色渐渐凝重起来。
首先他发现,尽管这些本地百姓对于他这样模样的外来人并不见怪,却也没有印象中幕末时期对洋人的卑躬屈膝,而是十分自傲的称呼他们为西洋番人。
这说明这时期的本地民众国家自豪感很强。
而对一些偶尔出现的身高超过170的汉服打扮的人,却态度放的很低,表示出足够的尊敬。
这些人显然更符合约翰对古代华夏人的印象。
当他听到唐国、幕府、洛阳等称呼,就明白这可能不是火影那个世界了。
因为这两个称呼是在岛国才会有的,幕府这个称呼虽然起源在华夏,原指古代将军的府署(因军队出征,使用帐幕,故称),亦指运筹帷幕之大将。后世将地方军政大吏的府署称作幕府。但是仅仅指的是封疆大吏、权臣藩镇设立的幕僚佐官机构,幕府中的僚属被称为幕僚。故幕府制度也称幕僚制度。华夏古代的幕僚同编入正规官制的官吏有明显的区别。其主要功能为置备顾问、咨议谋划、参与决策、掌握机要、典属文书,乃至迎接宾客、经办庶务或代主巡行出使等等。
其中尤以参议决策和掌握机要为重。幕府制度在华夏几千年的实施封建统治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而在岛国,幕府一直到十九世纪中期,还都是官府正统的代称,至于所谓天皇,完全就是个摆设罢了。
这在古代中土,估计也只有大家最熟悉的曹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或许能够与岛国幕府制度类似,毕竟曹丞相可是一生未曾篡位,算是对得起大汉皇家了。虽然没有当皇帝,但是曹丞相一生成就文学、武功、谋略、政治、民生等等,堪称十项全能,用毛爷爷的词来形容“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最恰当不过了。
再说三国演义是明代文人写的话本,文人的笔杆子向来是杀人不见血,通常是歪向他们那个利益阶层的,不要说话本小说,就是正史里把忠臣写成奸臣的事情也不少见。
“难道这是岛国幕府时代?是战国时代以前,还是以后?如果是战国时代以前,那就是镰仓幕府或者室町幕府,如果是战国时代以后,那就是华夏人最熟悉的德川家的江户幕府了。”
随后约翰又摇摇头。
“不可能是镰仓幕府,按照真实历史来说,镰仓时代根本不可能会有这么多外国人出现在岛国上,室町幕府估计也不可能,那么只有是德川幕府了吗?”
不过约翰也没有确定自己的猜测,因为这里面还有很多想不明白的地方。
比如这些人接着酒劲儿谈论的时候,并没有岛国、天皇等称呼,反而只有大名和将军,而且自称是森之国的人民。
森之国?什么鬼?
就算岛国战国时代小国林立,约翰也不是专业的岛国历史学家,除了战国时代前三雄后三雄这六家,根本不了解多少。也就是毛利这个姓氏比较熟悉,那还是托某小学生名侦探的福。但也没有听过这个岛国国名。
另外约翰也观察到,这些疑似岛国人的当地人付账时,更多的是使用铜钱,只有少数两个用的是银豆子,而且除了当地使用的那种方孔长圆铜钱和圆孔铜钱等货币,还有大量约翰熟悉的方孔钱,后者显然更受本地人的喜欢,使用次数远超前者。
想到以前了解过的历史知识,岛国曾经大批量的引进华夏铜钱,以弥补国内铸造技术不足导致的钱荒。所以在这个看到熟悉的字眼,如永乐通宝、嘉靖通宝等等,甚至还有已经磨损的严重的开元通宝什么的,约翰也不以为怪。
他可是还看到很多崭新的开元通宝和永乐通宝,明显就是刚铸造没几年的铜钱,而都有嘉靖年号的铜钱出现了,那么肯定不可能是大唐开元年间。
这点历史常识他还是知道的。
这就说明,前世学到的历史知识是正确的,岛国从战国时期开始一直到后面很多年,都喜欢使用并且仿制华夏的铜钱,因此出现大量的私铸铜钱也是正常现象,不光华夏商人和本地商人喜欢,甚至不少领主也就是大名都喜欢这么做。
因为私铸铜钱是比较赚钱的一种行为。
这些熟悉的铜钱出现,又让他陷入迷惑之中。
“这到底是个什么世界?”
如果说是明朝时期的岛国的话,却又有着森之国这样历史上根本没听过的国名,起码他记忆中没有听到过这个。
喜欢蒸汽时代的旁门剑仙请大家收藏:(m.23dshu.win),爱上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