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都在大肆报道“两漠水库东线工程顺利通水”的新闻之际,一篇嘉谷也开始崇洋媚外了的报道横空出世,夺走了不少热度。
现在这个时代不同十多年前,大多数民众每天能够接触到的媒体,数不胜数。如果不是能戳中民众爽点或泪点的新闻,甚至不会引起一丝波澜。
但是这篇关于嘉谷的报道,注定不会悄无声息。
作为一家占据了民众小半食谱的企业,嘉谷的一言一行经常被搁在了放大镜下,只不过,以往几乎都是正面形象。
而这一次从标题就透出浓浓的不友好气息的报道,让不少人“耳目一新”。
报道开头对嘉谷培育的肉牛品种“三秦牛”极尽夸奖——如果不看标题只看开头,肯定以为又是对嘉谷吹的彩虹屁。
然而后面话语一转,“遗憾的是,这样的顶级牛肉,在国内注定是没法享受得到的,因为迄今为止,‘三秦牛’只投放海外市场……”
报道中有当时嘉谷与沙特方签约的新闻,还有中东美食评论家对三秦牛牛肉的极高评价:你们评判一份牛肉的时候,不能以它的国籍作为评判标准,你们要了解它的产地,以它的口感来判断它的等级。关于中国三秦牛牛肉的评价,我想说,这毫无疑问是世界顶级的牛肉——这不是我的夸张溢美,如果你们像我一样,对中国三秦牛牛肉的了解再多一些,你们就会为之沉迷……
报道的最后,还用无比遗憾的语气感慨:“曾经的嘉谷是反崇洋媚外的先锋,现在的嘉谷,终究也选择了向钱看……”
嘉谷,与“崇洋媚外”联系在一起?
很多人是不信的。
外国人重金求嘉谷牛奶而不得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这样的嘉谷,会堕落得这么快?
但网上很快就有人翻墙扒拉出中东美食评论家的个人网站,印证了报道的真实性。
一时间,网上热闹得无以复加。
“合着嘉谷也欺负自己人了?”
“也就是说,我想吃国内最好的牛肉,要跑到中东去?”
“有了自己的世界级顶尖牛肉,我挺欣慰;但嘉谷的选择,我很心碎……”
“呵呵,这就是民族的骄傲?”
“……”
有些人是真的痛心,但助推网上舆论汹涌之势的,依然是无处不在的喷子。
网络喷子这种生物,在现实里或许跟正常人没什么区别,但在网上,喜欢通过各种负能量来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对方的痛苦之上。
树大招风,嘉谷这棵树太大,对于喷子来说,越是强大的存在,越是希望能看到它的倒闭。在喷嘉谷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其实在说,“这个堕落的对象值得我去贬低”——尽管他们可能还喝着嘉谷牛奶和啤酒,吃着嘉谷大米和食用油。
几乎所有大型品牌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嘉谷并不是特例。
然而,大型品牌之所以能成为大型品牌,就在于它们是经历过大风大浪,各方面的能力都经得起考验,包括公关能力。
嘉谷公关部并没有找什么水军,也没有面红耳赤地反驳媒体的报道,甚至没有召开发布会解释,只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官方微博、官网上公布了一份数据——
“……嘉谷对阿拉鄯盟腾格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的治理,共治理开发了600多万亩初步具备农业耕作条件的绿洲;而截止去年,共投入资金210多亿元——其中国家补贴资金24亿(包括沙漠治理以及三十年的管护费等);国家银行贴息贷款50亿;与国投集团联合成立的阿拉鄯沙漠基建基金39亿元;嘉谷自行投资97亿元……”
“收入方面,同样是截止去年,最大的一笔就是绿洲出产的三秦牛的海外订单,先是一份价值5亿美元的牛肉贸易协议,后面沙特方又追加了5亿美元的订单,合计10亿美元;其次是嘉谷沙漠风电场与两漠水库工程施工方的电力贸易,不到10亿元人民币;除此以外的收入几乎可以忽略……”
嘉谷没有辩解什么,但一切尽在不言中。
好多网友想说点什么,可是突然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都知道沙漠治理成本高,但只有具体到数字,才知道有多高。
单单是嘉谷自行投资,就差不多上百亿;这还没完,贷款总是要还的吧,产业基金也不是白用的吧……真正“白用”的,也就国家直接补贴的资金,但也就十分之一出头。
换言之,如果治沙失败……不,不用失败,只要没有产生效益,嘉谷相当于扔了近两百亿到沙海里。
简直丧心病狂。
老实说,这样的“赌博”,也就是嘉谷敢接。
换成其他任何一家的公司,都不一定有这样的魄力。
所以,嘉谷的选择也很好理解了——不尽量追求效益,这个无底洞怎么填?
尤其是不知道哪位土豪,发了一张沙特豪华酒店菜单的照片,上面标示——中国三秦牛牛肉,一小块定价2300沙特里亚尔,折合美元是近600美元。
舆论开始转向了……
一部分网友公开道歉说自己“不该人云亦云”;一部分网友看了海外定价后调侃“反正在国内销售也吃不起,嘉谷还是先赚老外的钱,补补资金缺口吧”;另外一些网友则队形整齐地玩起了接力,接力内容是“我想给嘉谷捐款”……
当然,如果喷子就此偃旗息鼓,也就不叫喷子了。
很快,网络上又出现一批质疑声音。
质疑主要分两点:<
喜欢超级农业强国请大家收藏:(m.23dshu.win),爱上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