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和孟涉相谈甚欢。
反正就是把接下来几个月的事情安排了一下,神策军诸营暂寄凤翔麾下休整,以待时机,在这其间,一应粮料物使由凤翔供给,条件就是在这个时间内要听从凤翔号令,帮着摇摇旗呐呐喊什么的。
其实这事儿孟涉心里也有数,打不起来,要不然也不敢答应的这么痛快。
他们身在敌营这么久了,内里的情况自然一清二楚。
“某已驻军泾阳,三原,富平三县,另有一团居华原机动,贵老营现驻云阳……如此,依某之见,你部不如据守富平如何?”
“郎君之意?”
“不瞒孟将军,蒲同二州已是某掌中之物,若你部驻守富平,某富平兵团则去拱应蒲同二州,如此一来当万无一失。”
孟涉看着地图琢磨了一会儿:“郎君可是堤防李部北上?”
“正是。某兵力尚不足,只能如此逼李部速速东去,有你等加入,某到是安心不少。”
“李部东进之后呢?郎君可有计算?”
“你神策一部可有计算?”
“神策为王师,自是去梁州请命。”
张军摇了摇头:“某却是认为不好。”
“那郎君以为?”
“待李部退至河东,某欲直取长安,”张军在地图上拍了一巴掌:“奏功或是请命,段将军当知如何择决。”
“未知郎君兵马多少?”
“某有战卒万几千余,加你部近两万之众,粮料械使充足,另外,颜郡王正驻奉天,兵马为某所用,李都将驻东渭桥也可联络。将军以为可行?”
“如此……可行。”孟涉握了握拳头。当兵的哪有不盼着立功的?
就像张军说的,怆惶的去梁州请命和收复长安后去梁州奏功能一样吗?肯定不一样啊。傻子才不会选择。
而且张军故意提及了驻守东渭桥的李晟。
李晟有一个身份是神策军都将,是段威勇孟涉等神策诸将的顶头上司,因为警觉早早脱了李怀光大营跑了,得以侥幸。
但是人家身份在那,如果段威勇孟涉这些神策将领反出李怀光以后不去李晟那边报道而是去了梁州,难免就得罪了李晟,日后如何不太好说。
但是你让这此将领现在就去追附李晟,大部分肯定又不太乐意:当初他自己跑了把一众部下扔在了李部大营,让这些人不得不附逆从贼,人生有了污点,谁不生气?
其实这事儿说起来,还真不能怪李晟。李晟发现不太对劲儿就报告了德宗,还不是只报告了一次,但是德宗他不信哪。
他提醒德宗小心李怀光异心,被责骂了一通,请求分营,不允,又几次请求自己带着神策军诸将出来也是不允,最后他还是私跑出来的,一边应付李怀光一边还要应付迷了心窍的皇帝,也是心累。
当时陆贽和看法和李晟一致,认为李怀光有二心,也是给德宗上了表的,奉天奉李建徽杨惠元两节度兵马状,但是德宗依然不信,不理。
陆贽这哥们有事儿就喜欢写篇散文,喜用四字排偶句儿,被后世追捧为一代散文大家。
要说李适这人哪,真的全是靠运气,他能没把国家折腾黄,顺溜的传了下去,真的全靠这些大唐的官员将领忠心耿耿舍生拼死。
李怀光反了,派兵到处占地盘儿,这边大臣讨论征伐的时候,他还没清醒过来,还在犹豫:要是把李怀光打杀了,那用谁来抵抗吐蕃呢?
……
“李都将明里应付李太尉,暗里始终和梁州勾连,王命在身,你等不管如何做,总是不对,不如就与某为伍,他日长安起复奏功时也好说话。”
“凭郎君吩咐。”
“如此……某使快马通报富平驻部,你且回去言与你家段都尉,诸营可直奔富平就好。你营中多少兵马?”
“战卒五千。”我靠,挺雄厚啊。
张军捶着脑门在城墙上踱了几步,扭头看向孟涉:“某,可能信任你等?”
“一言即出尔。”孟涉拱了拱手。
“你等也可信某。某忠直于巨唐,此意可表天地。如此,你部可一分为三,到富平替换张都知后,张都知将率兵马抵蒲州,而你部其二一据美原,一据长春宫。
而原蒲州人马即去同州,如此,同州与长春宫皆定。”张军左右看了看,压低了声音:“长春宫部与某同州部须尾随李太尉,此时不易张扬,暂充逆军。”
孟涉想了想,问:“那起复长安之时?”
“也不动,只需据守就好,可宽李太尉之心,亦可为某等争取时间。如此,长安起复后,某与你神策诸部,当可同取河中,亦是巨功一件。”
孟涉仰天思付了一会儿,点了点头:“郎君好计算。可是算准李部诸军欲走焦篱堡?”
“正是。但焦篱堡吾等却不易占取,李太尉必遣心腹,争之无益。”
“然。”孟涉点了点头,明白张军的意思。
李部退守河中,却不是断了谋唐的念头,焦篱堡做为河中与长春宫要冲渡口必定不会假他人之手,硬争反会引起怀疑,不如就据住同州长春宫竖起河中与长安之间的屏障,还会让李怀光感觉满意。
到时候大军起复,同州长春宫即时换帜,焦篱堡也就是独木难撑了,再说北有夏阳南有风陵,取河中易如反掌。只要这个时候把大家稳住就好。
“郎君,李郎君来了。”亲兵在一边唤了一声。
“近来便是。”张军给孟涉打了个眼色:“如此,孟将军,咱
喜欢大唐朝请郎请大家收藏:(m.23dshu.win),爱上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