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只能派出死士来传递情报了。”姜榆罔思虑良久,最终拿定了主意:“派人以孟养城已经失陷的名义,求见靖远伯,然后再告知他事情实情。”
“动摇军心,这是重罪。”白千帆皱起了眉头:“你我到时候也脱不开干系。”
“如果说···他们不是士兵呢?”姜榆罔的眼睛里闪烁着奇怪的光:“不过是莽古山中的麓川人,和我明军并无关系,与你我作为接引,但是毕竟是临时,会发生什么情况,我也不能确定,所以还是多些人好一些。”
“万一有人在路上出了什么意外,如果没有备份的话,这一切就毁于一旦了。”
白千帆听得姜榆罔事情安排地颇为缜密,也是有些放松地一笑:“说起来,你也会担心自己的布局出现问题,本来看你总是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还以为做事情没有如此小心的一面呢。”
“指挥使过誉了,我天性愚笨,事事都要准备充足,这才有些信心。”姜榆罔连忙谦虚道。
白千帆摆摆手:“不要自谦了,以你的能力,完全有能力做个千户,我们卫所尚且有两名空缺,待到战事过去,你可以担当重任。”
“那就太谢谢指挥使了。”姜榆罔表现出一副惊喜的样子,但心底却是不屑,待到鸟铳显威,自己力挽狂澜掌控孟养局势的时候,完全有了本钱去做一方守护。
到时候,一个千户,他又怎么会就此满足呢?
···········································
白千帆很快招来了几个工匠,带到了姜榆罔的面前,介绍道:“这些都是现在孟养城中写字本事最好的工匠,全部给你带来了。”
然后他又向几名工匠介绍姜榆罔:“这位是莽古山的姜百户,在战斗中脱颖而出,是现在守卫孟养城的青年才俊。”
“姜百户好。”几位工匠纷纷问好。
“不必多礼,”姜榆罔立刻取出情报,递给几位工匠:“将这些文书誊抄五遍,如何,有多少难度?”
工匠接过去后,聚在一起仔细查看起来,讨论了一会后,一个人走了出来,朝姜榆罔汇报说:“并无难度,最多两个时辰,就可以誊抄完毕。”
“两个时辰?”姜榆罔看了看已经暗下来的天色:“能不能控制在一个时辰以内?”
“这,”那人面露难色:“可能会有谬误。”
“如果有谬误,重新进行核对需要多久?”姜榆罔又问道。
工匠想了一下,回答道:“这不太费力,大约一盏茶的功夫。”
以姜榆罔的了解,这里的“一盏茶”,也就是大约10分钟的时间,的确很快。
“那好,就如此处理:先尽快誊抄一遍,然后执行核对,对其中的谬误进行修改。”姜榆罔说。
“可是,这样一来,纸面上就会有不少脏污,”工匠微微皱眉:“据说这是十分要紧的文书···”
姜榆罔摇摇头:“不打紧,脏污并不碍事,只要具体的每一个字能够清清楚楚辨别得即可,眼下时间是最急迫的。”
听到姜榆罔这么讲,工匠有些了然,点头回应:“有百户这句话,我们就赶紧动工了。”
“此事就托付给给你们了。”姜榆罔微一行礼,离开了这间房间,留下了几名工匠紧张地开始工作。
······························
走出房门时,一个年轻的男人也跟着走了出来,如果守观厅多玉也在这里,他将会认出来,这正是待在秘理院总部处的男人。
秘理院的面具分为两种,一种是牢牢地覆盖面部的木面具,另一种是相对来说轻飘飘一些的布面具。
而两种面具的不同使用情况就是由所需要的活动强度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活动程度相对剧烈一些的在外活动,成员会戴着木面具行动;而在莽古堡活动,或者在姜榆罔身边的一些密军,就会使用布面具。
虽然布面具有时候会显现出一些特点,但是因为这些人本身的地位就要。
每隔大约二十里建立一个接引站,从莽古堡起,至江头城附近为止,所有的接引站构成一条接引线。
接引线并不是一条单线,在过程中,地理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可能同时存在几个备用的点,用来防备意外情况的发生,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可以看作存在数条线路的选择。
只是最终的终点定在蛮寺寨外,最初姜榆罔并不知道这里是靖远伯的大营所在地,只是这一带被明军掌控的程度较高,环境相对稳定一些。
而建立接引线的初衷,其实也不是为了向大营传递情报,恰恰相反,是为了传递大营的情报,尤其是大营大规模的兵力调动。
因为不了解大营内部的构成,姜榆罔不敢把情报机构建到里面去,但是在营地外围,观察一下兵力的调动情况还是做得到的,也是为什么严格意义上讲,这些接引站不算是情报机构的原因。
不过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现在的情报站肩负起来了之前设立时未曾想过的重要任务,固然能从蛮寺寨一带传回靖远伯出军的宝贵消息,而更重要的则是,将情报传递到靖远伯处。
“刚刚收到了最新的信件,各个接引点都保持活跃。”孟良回道:“毕竟现在都是刚建立不久,派过去的人都很有劲头。”
喜欢大明枭臣请大家收藏:(m.23dshu.win),爱上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