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老太医想了想,道:“……老朽记得,那位先前升为了侍御医,险些就成了奉御。后来好像是得罪了宫中的某位妃嫔,被贬为了司医,然后又降为太医署的医正。前几年他像是误诊了哪位勋贵,遭到了报复,流放两千里去了岭南。”
尚药局以奉御地位最高,是专门为圣人诊治的御医,品阶为正五品下。这可谓是医者所能封的最高官职了。奉御之下是侍御医,从六品上;而侍御医之下便是直长,正七品上;直长之下又有司医,正八品下。太医署的最高官职太医令仅仅只是从七品下,太医丞与医监为从八品下,医正仅仅是从九品下而已。
这位姚御医的医术显然不错,年轻时写的脉案便能获得佛医与道医们的一致认同,定然不可能轻易出甚么误诊之类的差错。然而,他却接二连三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品阶一降再降,后来竟流放去了岭南——
这一切,必然有安兴长公主的手笔!而以她的性情,这位姚御医极有可能在流放的时候,就被害死了……而且,他的家眷子孙或许同样会受到牵累。因莫须有的罪名而身死,何其无辜!!
当然,为了查得当年的真相,依然需要派部曲去岭南仔细找一找。除此之外,当时跟在姚御医身边的司医、药童等许多不起眼的人物,应当不可能尽数被安兴长公主寻出来害死。而他们或许也知道一部分真相。
冯老太医悄悄地瞄了这位年轻的郡王一眼,忽然轻轻咳了一声,似是想引起他的注意。
李徽循声望去——这位老太医许是常年钻营之故,颇有些贼眉鼠眼之相,实在是很难令人信任。不过,这样的人物若用得好了,也能带来极大的助益。“老太医可是有甚么话要说么?”
“不知大王与贵主查淮王殿下的脉案,是否是觉得其中有甚么差错……”冯老太医斟酌着词句,“当年安兴长公主也曾大闹过一阵,先帝与文德皇后亲自让尚药局与太医署验看脉案与药方,证实无误。后来那姚御医还升了侍御医,定然是没甚么过错的……”
“我们只是想知道,安兴姑母为何当年要大闹而已。”李徽淡淡地道。
冯老太医抬眼飞快地望了望他,忙又垂下眼皮:“老朽背下了所有的脉案,正好想起来了。淮王染风寒之症的那一日,好像废太子与当时的魏王——如今的濮王殿下,都唤了医者,也都留下了脉案。”
李徽双眸猛然一缩:“他们唤的医者,是奉御或者侍御医?!”所以,才轮到了仅仅只是直长的姚御医,去给染风寒重症的淮王诊断!
☆、第二百章 祸起萧墙
“当时正是寒冬腊月的时候,不仅体弱的淮王,宫内许多嫔妃、宫外不少宗室亲王都染上了病症。”冯老太医继续道,“老朽记得,先帝素有风疾,留了一位奉御在身边调理御体,每日请平安脉。当日他的脉象便不太妥当,应当是病情有所反复。而文德皇后的病情亦是时好时坏,也有一位奉御常年留在她宫中诊治。这两位奉御,断然不会轻易离开帝后身边,去替淮王诊病。”
李徽继续问:“那四位侍御医呢?就算奉御不在,侍御医总该都在尚药局。”废太子与他家阿爷便是觉得身体不适,也不可能将四位侍御医尽数请走罢。即使他们一向如此“随意”,大世母苏氏与阿娘阎氏也断然不会做得这般不妥当。
“废太子当日留下的脉案是饮酒过量,腹热心煎。并不是甚么太重的病症,不过也是极为难熬的。”冯老太医回道,“根据脉案的记载,去东宫的只有一位侍御医。濮王殿下的脉案是瘀血内停,阻滞脉络,血脉瘀滞,晕眩头疼。这是风疾的前兆,看似不重,也不能轻忽。不过,去当时的魏王府诊治的,也只有一位侍御医。”
“剩下两位侍御医,分别去了何处?”李徽又问。
“一位奉先帝之命,去给当时病重的郑国公诊治。郑国公毕竟是先帝的心腹爱臣,又多日卧病,那位侍御医便一直在郑国公府住着。而还有一位——”冯老太医顿了顿,才道,“那一日临时去了弘农郡公府,替杨太妃之母诊治。”
“弘农郡公府?他们应该没有资格延请尚药局的侍御医罢?”李徽拧起眉,“莫非,当时是杨太妃出面,请的这位侍御医?”他面上虽然依旧平静,心里却已是惊涛骇浪:正因为如此,安兴长公主与杨太妃之间的关系才如此冷淡?淮王之死,她竟然连杨太妃也一同责怪了?但若是如此,她与弘农郡公府之间的关系,便很值得琢磨了!!
偏殿内一时间陷入了静默当中,通过冯老太医的补充,李徽终于将当年淮王的旧事理出了头绪。此事说来确实是天命,并非人为的结果。但在无法接受这种结果的人眼中,这件事必然有甚么缘故,天命绝不可能注定淮王仅仅十五六岁便去世。
纵然姚御医是尚药局的年轻才俊,医术甚为高超,对淮王的诊断与药方都没有任何差错。但在安兴长公主眼中,淮王之死皆因他医治无效而起,而他也仅仅只是位不折不扣的庸医罢了。况且,为何竟如此之巧?不但奉御请不过来,连四位侍御医都不在,轮到一位年轻的直长给淮王看诊?而平时一向“好端端”的太子与魏王(濮王)又为何偏偏同时赶在这一日,特特地唤走了侍御医?
处处巧合串在一起,令安兴长公主始终深信,这一切皆是阴谋。对于这位性情扭曲的贵主而言,失去兄长的
喜欢新安郡王见闻录请大家收藏:(m.23dshu.win),爱上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