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西汉景帝二年。
长安宫阙之中,一位青年皇帝正在批阅奏章,一旁站着一个神态安详的老宦官。皇帝名叫刘启,乃是汉文帝刘恒之子。此时,刘启深锁眉头,久久不得所解。
老宦官敬畏地瞥了刘启一眼,轻声俯首道:“陛下,有什么奏折让您如此不倪呢?”刘启却是摆手道:“你有所不知啊,朕可是忙坏了!”老宦官双目老道一转,也是猜出了几分眉目来。
原来,自刘贤死后,吴王刘濞愈发不安静了,上朝时刘濞当众称病,之后就再也没有来上朝过了。刘濞在自己的管辖区也擅自铸钱,广纳天下亡命之徒,更有甚者,吴人在境外犯法也不受惩罚。渐渐的,吴国俨然成为了众诸侯国的首强。
刘濞是皇室一族,他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与汉文帝刘恒也是同辈论交,为人骁勇善战,有功,分封广陵,当起了吴王,但为何确敢公然违抗中央政府的命令呢?
原因还要追溯到文帝年间,当时刘启只是储君。一天,刘启正与刘濞之子刘贤博弈。只是因为双方势均力敌,但双方都想赢得这场比赛的胜利于是便在悔棋一事上起了矛盾,间而双方拳打脚踢,又因为是在长安,奴才也是护主的,劝架之中刘贤挨了不少暗拳,最后直接被打死。
刘贤被打死的事一经传播,老子刘濞伤心欲绝,白发人送黑发人啊!最后,刘濞连儿子的尸体也没有收回来。
就因为这件事,刘濞从此与中央政府的关系破裂,刘濞便明目张胆的违抗中央命令,发展到现在,刘濞已经在谋划发起叛乱一事了。私自中,刘濞已经联合了楚王刘戊,接下来刘濞打算联系赵国。
但刘启并不得知刘濞的如意算盘,只是在想如何对付刘濞这个刺头。
这时,一名宫娥在一旁挑起灯芯,老宦官见此不免生出几分乏意来。半晌,老宦官道:“陛下,天色已经晚了,要不要让贵妃们侍寝?”刘启微蹙眉头,淡道:“不了!朕不乏!”老宦官听了并不多言,微微颔首道:“唯!”
时间不知过了多久,老宦官已经犯困,刘启却还在批改奏折,整个大殿,只能听到一声声竹简撞击的声音。霎时,殿外一个宦官匆匆进来,俯首道:“陛下,内史晁错求见!”刘启眉头微展,道:“宣他上来吧。”宦官起身唤道:“宣内史晁错觐见!”言罢,一名半百男子匆匆进殿,对着刘启一番作礼,刘启淡道:“免了吧,晁爱卿,这么晚了,还在想削蕃的事吗?”
晁错此来,正是因为这件事。自文帝年间,晁错就是太子刘启的老师,一直主张削蕃,可屡次都未被文帝采纳。刘启登基两年,晁错更是加大了上柬削蕃的力度。前些时候,晁错上疏了一道《削蕃策》,刘启召集了文武大臣一齐商量了这件事,可大臣们意见不统一,这件事就被搁置了下来。晁错心急,此次特地前来给刘启做心理工作。
晁错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道:“陛下,老臣上疏的《削蕃策》,不知陛下意下如何?”刘启道:“众爱卿们意见不一,朕也在为这件事忙的焦头烂额,但朕觉得晁爱卿说的没错,诸侯国自然是要削的。”晁错自文帝时期就深得刘启信任,是刘启的宠臣,刘启还是偏向于他的,而且刘濞昭然违抗命令,刘启早就铭记在心,心中还是在想着如何能除去这个刺头。如今,晁错说了削蕃一事,在刘启的心底里还是有些高兴的。
刘启道:“高祖效仿前朝姬发,采用分封制,虽说这天下全是朕刘家的,可百世以后人心也是会变的,到时候他们还会以中央政府马首是瞻吗?朕的大汉不想步入姬周的后尘!”晁错走近一步,点头道:“陛下可知吴国吗?豫章郡铜产惊人,吴国的武器有超过一半以上是来自豫章郡的,再不削蕃,天下将会有许多变数,到时候……恐怕陛下也难以掌控啊!老臣望陛下三思啊!”言罢,晁错扑通一跪,倒让刘启有些惊诧。
晁错接着道:“吴国地势优越,物产丰富,晒盐牟取的暴利更是数不胜数!吴王虎踞东南,老臣建议先削了豫章郡,不知陛下如何看待?”
刘启眼露寒光,微微颔首,默然良久……
刘濞被削掉豫章郡!
豫章郡地大多丘陵,矿产丰富,被中央政府削掉之后,刘濞极为不满,秘密暗通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以及淄川王刘贤余部,一同掀起了一场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口号的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起初,朝廷里出了矛盾,反晁错的大臣们一致认为诛杀晁错,七国的叛乱自会戡平。刘启也没有想到,削地竟然引起了诸侯王们的叛乱!刘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伤财劳民,决定牺牲晁错,换取天下太平。
然而晁错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士兵拉到东市腰斩。刘启以为杀晁错之后还削地就能避免这场战争的时候,七国大军却出尔反尔,直接攻打梁国,梁军只能苦守城池,并多次向中央政府请求支援。而刘启最后派遣周亚夫为主将,栾布、窦婴、郦寄为辅,发起了对七国的平乱战争,面对梁国的求援,周亚夫不为所动,。同时,他也深知,楚军彪悍,吴军富饶,面对面强攻得不到任何好处,反之不如直接偷袭七国的粮草、辎重部队,这样战斗胜算才高。而七国大军猛攻梁国,丝毫不知后方部队已经被周亚夫部队偷袭,七国大军挫败,刘濞同他
喜欢破道成巅之千秋复国梦请大家收藏:(m.23dshu.win),爱上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