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不错了,两家搭起来合伙过日子;要么她只能带儿子嫁给有缺陷的找不到媳妇的老光棍。前面有卓文华比着,她肯定不甘心嫁个那样的男人,所以她只能带儿子自己过日子。
杨秋菊没想到后面那个女人那么没福气,刚生了儿子就死了,撇下个满月的孩子,无奈的前夫只能回来把孩子托付给她。当然,跟卓文华复婚,对杨秋菊来说,无疑是个最好的选择。
卓文华跟杨秋菊复婚,对彼此来说都是好选择。因为卓文华知道前妻是个温顺善良的好女人,要不是如此,他不敢把跟别的女人生的孩子交给她照顾,也许他就是吃定了杨秋菊不会虐待卓玉川。
杨秋菊被乡亲们的流言蜚语说怕了,不想再闹第二次离婚,所以她必须对卓玉川好,因为当初没有这个孩子,卓文华不一定再跟她复婚。有卓文华依靠着,起码外面没人说那些难听的话,说她“白吃了这么多年粮食,连个男人都哄不住。”
卓文华有文化,在城里有个正经工作,长相也好,当初要不是公婆让他在老家找媳妇,杨秋菊知道她不可能嫁个条件这么好的对象。她会跟其他女人一样,到了年龄嫁给能干活的庄稼汉,一辈子伺候公婆、照顾孩子,围着锅台转。
而她嫁给卓文华,就有别的可能。当然,卓文华给她带来的有可能是痛苦。但是哪个女孩不做梦,不想嫁个才华横溢,温文尔雅的好男人,而是选择嫁给庄稼汉呢?再说,当时卓家出的彩礼可不少,就算杨秋菊不同意嫁,她娘家也不饶她。
本来就有女人嫉妒杨秋菊嫁个条件这么好的男人,看到杨秋菊最后被甩当然是在背地里使劲诋毁她。那段时间可以说是杨秋菊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走到哪里都抬不起头,感觉人家都在背后嘀咕她的事。
卓文华带孩子回来要求复婚,杨秋菊考虑过后,很快同意了他要复婚的请求。当然,卓文华也跟杨秋菊认了错。只是两人之间有了裂痕,复婚后相处起来,不如之前那么和谐。
杨秋菊怕她对卓玉川不好,丈夫再跟她离婚,然后她就没了依靠,儿子也没了亲爸爸。所以杨秋菊实打实对卓玉川好,有好吃的先给他吃,有布先给他做新衣服穿,日复一日中,导致越来越懂事的卓玉山难以理解她的思维,跟她误会越来越大。
杨秋菊是个农村女人,根本不懂得亲儿子因她偏心越发怨恨她。她总认为,大儿子是她身上掉下来的骨肉,不跟她亲跟谁亲。可她没想过,她明晃晃的偏心眼,让儿子怎么跟她亲近。
因此,卓玉山越大,跟母亲交流越少。他没有遗传自父亲的头脑,没有考出学来,只能在家务农,而他就算在家住着,也整天跟杨秋菊这个当妈的没几句话说。
有杨秋菊的偏心,卓玉川在卓家的待遇只比卓玉山好。就算这样,卓玉川也没有恃宠而骄,养成不好的性子,相反,他对杨秋菊非常依赖,特别听她的话,尤其是他长大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后,对杨秋菊几乎是言听计从。
可以说杨秋菊把那个女人生的儿子养熟了,反而和自己的亲儿子闹掰了。
卓文华和杨秋菊复婚后,慢慢试探彼此,过了几年,两人看对方有想过下去的心思,又磨合地有了默契,之后两人生了卓玉航和卓玉婷两个孩子。
虽然有了这俩孩子,但是杨秋菊一直没有忽略卓玉川的感受,反而是觉得大儿子已经长大,不用她管太多,忽略多点。
最让卓玉山不能接受的是,他爸在市里找朋友给自家孩子安排个工作,因为这个名额来之不易,只有一个,他妈直接让二弟去了,都没问他想不想去,替他考虑考虑,让他也能有个体面的工作。
所以,因为工作这件事,卓玉山彻底埋怨上爸妈,要求结婚后搬出去住。可能因为工作的事父母确实对他愧疚,便答应了他的要求,花钱给他盖了一个院子,还是农村少见的砖瓦房。
这条件多好,家里给盖了房子,以后结婚后搬出去还不用伺候公婆。有那私心多的认为,以后闺女嫁过去当家,还能顾着娘家点。所以卓玉山有房子,打听着想把女儿嫁给他的很多。
最后,卓玉山跟邻村的李金凤看对眼,两人凑成一对。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李金凤嫁过来后,知道公婆偏心二弟,给二弟在城里安排一个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后,心里不满足有砖瓦房了,也跟着丈夫埋怨公婆偏心眼。有时她还跟外人唠叨家里的闲事,这样大家才知道,原来是杨秋菊傻大方,把好好的动作留给外面女人生的孩子,亏待了自己的亲儿子。
知道实情的乡亲都觉得杨秋菊傻儿巴叽的,这可是关系一辈子大事,干嘛不给自己的亲儿子争取铁饭碗工作,竟然主动给了卓玉川。
谁知道杨秋菊到底咋想的呢?反正事情就是杨秋菊跟老大家关系越闹越僵,大儿子大儿媳轻易不跟她来玩,即使走个对面也待答不理的。
卓玉山感觉被父母伤透了心,这辈子还不知道能不能转过那道弯?
再说卓玉航,找到粮种和菜种,又把家里的小锄头拿进屋,把房门插住,就进了空间。等等就算妹妹回来后叫门,听到没人
喜欢七十年代为军嫂请大家收藏:(m.23dshu.win),爱上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