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仔仔细细,生怕小公主日后不会带兵似的。
顾盼四岁进了宫学,算是上学很早了,可她两位被父母教育地很好的表兄陆慎和莫语见了她都说,小表妹实在太厉害了,他们会的她都会,他们不会的她有些也会。
他们也就是仗着年龄上的优势,骑射课上还能压着小公主一头,不然真是一点当兄长的面子都没了。
旁人听到这话或许只是笑笑,搞不好还会以为是两位小朋友说话太夸张了,故意奉承顾盼来着。
可秦国长公主、嘉兴郡主与皇帝夫妇实在太熟了,陆琮是陆珊的亲哥哥,莫怀是陆珊的亲表哥,对妹妹更不会有误解。自家儿子什么水准,他们心里很有数,同龄小郎君里头绝对是数得着的。
顾盼比陆慎莫语小了两岁,竟然样样不输他们,这就已经很可怕了。要知道,两岁的年龄差距,对于不到十岁的孩子而言还是很明显的。
到了顾盼七八岁左右,元琪偶尔会在小朝时带她听政,朝臣们都觉得皇帝有点胡闹,可小公主安安静静的,从来不多话,也不影响大事,又不是正式大朝,他们也不好多说什么。
倒是有人偶尔会想,这要是个小皇子,皇帝很明显就是在培养太子了。
饶是如此,顾盼还是没有想到,在即将发起的对光明王朝的战争中,父皇会让她亲自参与进来,不再是以往没有发言权的旁听者,而是要亲自查资料写折子的。
当然,顾盼写出来的东西能不能用是另一回事,但是这件事她必须做,却是定了的。
然后顾盼第一次知道,打仗是一件比她想象中复杂很多的事情,她以前看到陆珊百战百胜,从来没有无法战胜的对手,对她崇拜地不得了,还说自己长大以后也要那样。
每次听到女儿这样说,陆珊都会笑着说,等你长大了,大概也就没有这样的战事了。
顾盼那时年纪还小,并不是很明白母后的话,可这丝毫不影响她对陆珊的崇拜。因为陆珊真的非常厉害,比秦国长公主比嘉兴郡主,比所有的将军都要厉害,堪称盛宁王朝的定海神针。
反而是元琪,顾盼一向知道他很忙,却从来没有想到,战场上的胜利,他才是最大功臣之一。
为了写出一份能看的折子,顾盼仔仔细细查阅了很多资料,还叫上了两位表兄帮忙。因为对手是光明王朝,她没有叫上拓跋凛,那是他的故国,让他参与进来太为难人了。
可是顾盼的折子交上去,元琪看了笑得停不下来,也笑得顾盼心里直发慌,她哪里做错了么。
“父皇,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顾盼忐忑地问道,她知道自己的折子不会很完美,可元琪这样的反应,还是超出了她的预料。
元琪好不容易笑够了,开始慢慢指点女儿。其实顾盼的思路是没有问题的,大军开拔粮草先行,只是她对民生疾苦的了解实在太不够了,就算查了很多资料,也免不了纸上谈兵。
元琪一点一点指出女儿的错误,还说有机会要带她去民间看看,不必什么都会,但是基础的常识总是要有的,不然底下官员一层一层的折子递上来,什么地方被人蒙蔽了都不知道。
虽然父皇没有指责自己,顾盼还是有些自责,她想起元琪陆珊都是在民间长大的,自己已经十岁了,却连出宫都少有机会,每回还是前呼后拥,的确是不够接地气。
挑出了顾盼所有的错处,元琪又把户部兵部官员呈上来的折子给她看了,让她知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样的。
反复几次下来,顾盼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原来一场战争的胜利,看不见的准备工作会有那么多,难怪母后连战连捷,朝中还是有人喊战事耗费太大,百姓负担过重,都不是没有缘由的。
无论反对的呼声有多高,皇帝夫妇的决心都是不会变的,当年被乌雅人夺走的领土,他们必须全部打回来,一寸也不能少。
真皋人分裂后实力大不如前,朝廷又夺回了朔州,对真皋人形成了高度上的优势,所以他们现在再要南下,骚扰的就只能是光明王朝了。
拓跋册的上位十分勉强,下面的弟弟个个都不服他,北面的真皋人和南面的汉人虽然没有形成正式合作,但都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对他们进行南北夹攻,一时间处境十分艰难。
景和十七年十月,经过长达六个月的反复争夺,盛宁王朝胜利光复了丢失多年的青州。
之前反战的那帮人不敢再开口了,皇后娘娘这速度太迅速了,也就只比当年丢掉青州慢一点。
陆珊的目标当然不止一个青州,当初失去的雍州、燕州、云州都是她要拿回来的,只是这一回,她打算带上女儿见识见识。
顾盼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地不知道该说什么,她早就想上战场看看了,可她觉得在自己及笄之前,父皇母后是不会给她这个机会的。
谁知陆珊如此开明,她还什么都没有说,她就主动提出这件事了。
对此皇后娘娘的解释很简单,现在的光明王朝特别不经打,真等到顾盼及笄,他们说不定都打回燕京了,
喜欢男主貌美如花请大家收藏:(m.23dshu.win),爱上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