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很多说法,不过都大同小异,,这三种说法自古至今,应是具有代表性的说法。
崔琰到底是怎样被曹操不明不白地给弄死了,在我看来,主要原因不在曹操,而在崔琰自己。崔琰的死,经历了十二年的漫长的过程,是由于崔琰过分地看重在自己的名声,太喜欢表现自己,以致到了偏执的程度,由此一步步把自己弄死了。这十二年的过程,有五个关键点,这五个关键点也就是五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太刚硬,为其死亡埋下了祸根,这是十二年当中的第一个关键点。这个关键点的事情也就是易中天教授所讲的报复杀人那件事情。
曹操刚刚打下冀州,征召崔琰为别驾从事,曹操对崔琰说,冀州真是一个大州啊!昨天核对户籍,有户口三十余万。对此崔琰毫不留情地指责曹操说,现在天下分崩离析,动荡不安,袁氏二兄弟为争继承人大动干戈,使冀州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现在您刚到冀州不去安抚、关心冀州百姓的疾苦,却一心计较冀州人口有多少、武器有多少、兵员有多少,这难道是冀州百姓对您给予的希望吗?一番话使在场的众官员大惊失色,曹操也没有了刚才那种喜悦的心情,反而是由衷地向崔琰致歉、认错。
曹操的认错应该是诚心实意的,其理由有三。一是崔琰这番话确实在理,二是曹操由于先前杀了兖州名士边让的教训还记忆犹新,三是此后曹操不但没有为难崔琰,反而让崔琰的官职一路攀升。期间还让崔琰做了管官的官,官职不大,但地位很重要。并赞扬崔琰说,您有伯夷的清高,史鱼的正直,贪夫听到您的名声会变得清廉,壮士因崇尚您会变得更加勇敢,您可以作为当今世人的表率。
曹操如此器重,赞赏崔琰又为什么说此事为崔琰的死埋下了祸根呢?
古话说,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崔琰对曹操的不敬,不但没有招来曹操的责备,反而得到了曹操的赏识与重用。而崔琰得到的不是警惕与小心,二是放纵与自傲。曹操对崔琰的赏识与重用从另一个角度纵容与怂恿了崔琰那种爱出风头,爱表现自己的性格,这样继续下去只会使崔琰越来越偏执。
第二个原因,太正直,是其死亡的根本原因,这是十二年过程中的第二个关键点。
曹操晚年一直困扰在立世子这件事情上,曹操那里一直犹豫在是立长子曹丕还是立才子曹植这个纠结的问题上。曹操为此进行了秘密问卷调查,调查的范围很小。只限于太中大夫贾诩、尚书崔琰、东掾邢颙、西掾丁议、黄门侍郎丁廙等五人之间。曹操对这次秘密问卷调查是很慎重、小心的。这五人都是曹操平常十分信任的人,况且邢颙与丁议本身就是“组织部长”,考察干部是他俩分内的事情。这五人之中其他四人都很慎重地对待秘密问卷调查,只有崔琰一人“露板”公开回复,公开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曹操对此公开的态度是还是一如既往地赞赏崔琰,“太祖贵其公亮,喟然叹息,迁中尉”,曹操为什么要赞扬崔琰具有可贵的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高风亮节呢?因为崔琰公开表示支持立曹丕为世子,而曹植是崔琰哥哥的女婿。在这个问题上,崔琰依据《春秋》之义支持立长子曹丕,而不依据翁婿亲情立曹植为世子,所以曹操要赞赏崔琰,不过这也只是曹操公开的态度,但曹操此时还有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动,就是在此时不久曹操就因为崔琰的侄女、曹植的妻子穿着过于奢侈,有违“制命”而“还家赐死”,这一非同寻常的举动似乎是在告诫崔琰遇事悠着点,太过分了,我会受不了的。之所以有这样的猜想理由有三。
其一,崔琰“露板”公开回复,犯了大忌,不是兵家大忌,而是做人做事的大忌。孔子在给《易经》做注解时说过这样的话:“之所以总有‘乱’发生,其乱之源往往是由言语引发的。君说话不慎密则失信于臣,臣说话不慎密则灾殃及身,重要的事情不慎密则造成祸害。所以,君子处事说话谨守慎密,这样才能避免灾殃”崔琰公开表明态度是说话不慎密,必然会招致灾殃。
其二,这么一件机密大事,曹操是十分小心、慎重的。曹操知道,重要的事情不慎密则会造成祸害,所以很谨慎地在小范围内密卷问卷调查。不想这样一件机密大事则让崔琰嚷得天下人都知道了,这样做,最少干扰了曹操的既定方针。
其三,你崔琰这么光明磊落,置曹操于何等处境?
由此三大原因,曹操不处置崔琰真的是高抬贵手了。但是曹操又不想崔琰这样一意孤行,得想法子提醒崔琰,所以,才以处死曹植的妻子来敲打崔琰,可惜,崔琰对曹操如此良苦用心执迷不悟。
第三个原因,太聪明,是其死亡的直接原因,这是十二年过程中的第三个关键点。
杨训这个人据说才能不怎样,但人品不错。崔琰向曹操推荐了这个人,曹操也录用了这个人。后来曹操做了魏王,杨训上表褒扬曹操的功德,说了很多肉麻的话。有人指责杨训是奸佞小人,由此牵扯到崔琰举荐不当。就这么一件小事,崔琰知道了,有点沉不住气。把杨训上表的草稿要过来看,看了就算了,只要心里明白,也没有大不了的事情。但崔琰不是这个个性,看了后,又给杨训写信。写了这么几句话。“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
喜欢解码三国英雄请大家收藏:(m.23dshu.win),爱上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