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老先生,下官并没有鼓动皇上之意。我们的船不如佛郎机的坚固,火器的威力没有他们的威力大……他们对我们了解透彻,我们却连佛郎机人来自何方都要争执一番,他们盘踞在沿海,窥伺内陆已久,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既然他们不怀好意,那么我们就得早做准备,至少要弄清他们的来历、国家、武器构造。”
她并未说那些荡气回肠的豪迈之语,只是平静地叙说自己的想法。
王阁老眉心微皱,仍是不赞同她的做法。
他忧心忡忡,现今看似太平祥和,实则危机四伏,内忧外患,各地卫所形同虚设,东北卫奴虎视眈眈,朝廷拿不出军饷,老百姓家中没有余粮,若是这时候再来点天灾,只怕老百姓就得揭竿起义了,朝廷真的经不起折腾啊!
这时,吉祥出来,宣傅云英进殿回话,朱和昶还有事问她。
她转身回去,和姚文达、汪玫、范维屏和崔南轩几人擦身而过。
姚文达盯着她看了许久,扭头和汪玫说话。
范维屏朝她微笑。
崔南轩则面无表情,只是等她走过去以后,又回头看她的背影。
若真的是她,怎么会懂这些东西……
她进了内殿。
朱和昶和大臣商议事情时正襟危坐,腰都酸了,已经挪到偏殿明间炕床上歪着,一手托腮,朝她招手,“云哥,过来坐。”
吉祥搬来杌子。
傅云英依言坐下。
朱和昶示意内官奉茶,“还是上次和你提起的事,广东总督的人选,朕觉得必须派内阁大臣去才能压服当地官员,你觉得范阁老、汪阁老和崔阁老三人,谁更合适?”
傅云英接了茶,没喝,眼珠转了一转。
自然是崔南轩合适,一来,他曾在福建主持过清丈土地的事,熟悉沿海一带;二来,他性情冷清狠绝,不容易被当地官员笼络或者辖制。
这三来嘛,崔南轩最近莫名其妙,打发他去广东,他至少也得四五个月之后才能回来。
她打定主意,先问:“皇上属意谁?”
朱和昶道:“选谁都一样,各有利弊。”
傅云英想了想,斟酌着道:“臣觉得崔阁老可担此重任,他素来廉洁。”
朱和昶点点头,打算待会儿让内阁拟旨,因问起:“你怎么对佛郎机和满剌加这么了解?”
问着话,让左右侍立的内官把刚才的舆图取过来,在炕床上铺开,手指划来划去,叹口气,“朕竟从来不知道这些。”
王阁老生怕朱和昶和从前那个顽皮的小皇帝一样闹着要重启下西洋,把所有和下西洋有关的文书、记录全都收起来了,不许大臣在他面前提起,他自然也就想不到。
傅云英道:“臣前些时刚好找礼部的人打听过这些,所以知道一点。”
一开始是户部侍郎提起的,那天她去户部办事,听他们在讨论流入中原的白银数量锐减的事,好奇心起,在旁边听了一会儿。后来回到家中查阅典籍舆图,霍明锦刚好过来找她,随手拿了枝笔,把几十个朝贡国的大致方位画在纸上,一一和她细细讲解,她都记住了。
霍明锦在海上的那几年,可不是白待的。
不过这些不能告诉其他人。
狡兔三窟,霍明锦留的后路,就在海上,所以不能让他暴露。
“皇上,户部侍郎写了份折子,是关于白银流通的,您看过了?”
朱和昶回想了一下,“还未看过,那份折子有什么不妥吗?”
朝廷发行宝钞,禁止老百姓使用白银,强制大家用宝钞。
但宝钞很快贬值,并且贬得非常厉害,老百姓弃之不用,白银渐渐成为坊间交易的主流,尤其是商贸发达的江南一带,店铺中都会备小戥子和绞银子的工具。
而这些流通的白银,大多数来自海外。
傅云英摇摇头,道:“等您看过那份折子,让几位阁老们也细细看一遍,到那时,王首辅就能明白臣今天为什么要和礼部侍郎争辩佛郎机人到底来自何方。”
朱和昶笑了笑,“王首辅为难你了?朕用过午膳就看那份折子!”
傅云英笑而不语。
王阁老有他的考虑,他的质疑并非出自私心,等她解释清楚了,王阁老应该能理解她。
如果到时候还不理解,那也没什么,大家都是为民生经济考虑,殊途同归。
谈了会儿正事,朱和昶伸个懒腰,打了个哈欠,“云哥,你怎么告假了?还是十天!太久了,是不是又病了?”
说着就要宣太医过来。
傅云英拦住他,道:“不是生病……臣要办喜事。”
朱和昶一呆,嘴巴张大,盯着她看了半晌。
好半天后,他才回过神,“就是你上次说过的小门小户家的姑娘?”
傅云英眼皮跳了一下,小门小户只是随口说的,他怎么记得这么牢……
朱和昶突然站了起来。
角落里的
喜欢老大是女郎请大家收藏:(m.23dshu.win),爱上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