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原名邵仁楞,号逸夫,香港最著名的娱乐业大亨,因为在邵家八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旧上海时代人称“邵老六”,在香港功成名就之后,被尊称“六叔”。
邵逸夫1958年在香港成立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拍摄过逾千部华语电影,“邵氏出品,必属佳品”的广告语在东南亚街知巷闻,其经典电影作品脍炙人口,是一代华人的集体回忆。
香港的城市标签里,如“东方好莱坞”,“娱乐之城”,“旅游胜地”等,大都离不开邵逸夫的功劳。
对这样的人物,沈冲很尊敬,所以这次采访,他亲自出马,一是为了一睹传奇人物的真容,满足身为电影爱好者的执念,另一方面,他想看看邵氏能不能再抢救一下。
如果邵氏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改革僵化的制片部门,重整旗鼓,再战江湖,而不是在几年后黯然退出电影市场,对沈冲的未来计划有很大的好处——好莱坞有七大电影公司,沈冲不求多,一个邵氏,一个嘉禾,能撑着不倒,就是帮助了。
采访进行的很顺利,邵逸夫在清水湾大埔仔的邵氏影城办公室里,给了沈冲和罗孚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
编辑们拟定的采访内容,都是些四平八稳的普通话题,毫无风险性和敏感性,沈冲对这些回答套路早就注定的问题毫无兴趣,他干脆让罗孚担任主采访人,自己充当配角,坐在一旁安静的做记录。
可能是接触过不少次的缘故,罗孚没有出现怯场或紧张的情绪,和邵逸夫的互动很自然,转换话题、引导答案等细节都掌握的相当好,用了4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的预订采访内容。
当邵逸夫回答完最后一个问题后,罗孚目视沈冲,请示下一步的动作。
沈冲轻轻颔首,表示满意他的表现,然后合上速记本,轻轻咳了一下,说道:“邵爵士,我能问您几个问题吗?”(注1)
“请说。”邵逸夫久居高位,说话间自有一股从容不迫的味道。
“这几个问题比较敏感。”沈冲关掉了录音笔,说道:“邵爵士放心,如果您不同意,我们杂志是不会发表的。”
邵逸夫微微点头,示意他可以提问。
“邵爵士,邵氏去年的电影票房很不理想,在香港电影市场上的占有率持续下滑,面对这样的状况,邵氏将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重振票房?”
“有句老话,叫做一动不如一静。”邵逸夫并没太在意,“我做制片业务,已经快半个世纪了,早就看清了,电影这个行业,就和股票一样,有涨有跌,很正常,关键是不能慌,只要稳得住,就没有大问题。”
唉,稳定固然好,可要是墨守成规,就不行了……
沈冲心中哀叹,然后问下一个话题:“最近两三年里,电影市场日渐火爆,独立制片公司到处挖人,邵氏人才流失严重,请问这个情况,邵氏准备如何解决?”
“这些独立制片公司都是害群之马,只图赚个快钱,毫不顾忌行业的规则!”邵逸夫对独立制片公司深恶痛绝,他有些激动的说道:“开三倍四倍的薪酬,把人挖走,弄一些不入流的机器,搭一些乱七八糟的布景,拍出来的电影质量又差,上映之后,票房不好,马上就跑路,老板跑了,下面等着发钱吃饭的伙计怎么办?”
停下来,歇了一会之后,邵逸夫接着说道:“我们邵氏有世界一流的器材设备,一条龙的制片流程,虽然工资不高,但胜在稳定,他们吃了亏,才知道邵氏的好,会回来的。”
独立制片商确实存在邵逸夫所说的问题,粗制滥造,捞一笔就跑,不过最近几年,比较规范的独立制片开始崛起了,比如吴思远的思远电影公司,洪金宝和麦嘉成立的嘉宝电影公司,制作的影片水平都相当不错,票房也是大赚,过不了多久,更多的独立制片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来,从而改变了整个香港电影业。
而且邵氏的情况也不是像邵逸夫说的这么风轻云淡,在独立制片公司疯狂挖角的情况下,邵氏为了保证开工,不得不开始提高薪酬,制片成本大幅上扬,已经有不少电影亏钱了。
不过沈冲是采访探底的,不是来辩论的,他放过这个问题,然后拿出两张表格,站起来,隔着办公桌子递了过去,说道:“这是我们杂志社做的问卷调查,上面显示在15岁到25岁的年轻人当中,超过7成的人觉得室内布景的国语片老土落伍,跟不上时代了;另一份调查显示,邵氏的电影观众主要是一些中年人,而众所周知,年轻人才是电影市场上的消费主力,请问邵氏会迎合年轻人口味,改变制片风格,实景拍摄粤语电影吗?”
“我不懂粤语,不过制作粤语电影没有问题,我们邵氏就出品过《七十二家房客》嘛,连李小龙都被压了一头。”邵逸夫用镇纸将表格压住,也没细看,说道:“拍电影的具体情况,得问制片主任,我现在老了,已经不怎么插手这些事了。”(注2)
见邵逸夫不是重视调查结果,沈冲有些遗憾,《七十二家房客》是粤语没错,但那也是室内布景片啊……
“老一代导演中,张彻最近的产量质量都有所下滑,李翰祥听说要去美国做心脏手术,邵氏只剩下楚原独撑大局,而现在电影业里出现了不少新人新导演,邵氏有招揽他们的计划吗?”
“有的,有的。”邵逸夫点头,说道:“我最喜欢培养人才,邵氏也需要新鲜血
喜欢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请大家收藏:(m.23dshu.win),爱上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