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1)
我18岁那年第一次醉酒,拿着高中毕业证离开了学校,跟一个同学爬到他家的阁楼上,两个小凉菜,半瓶地瓜干酒。
第一次接触酒,往往不知深浅,端起杯就喝,辣得满眼泪花,脸红脖子粗。没一会儿就头重脚轻,话也多起来了。酒这东西天生有着魔力,明知辣,可还是想喝。醉酒后难受得要命,可一端杯,又好了伤疤忘了疼。
直到步入中年,喝出了健康问题,这才去认真地对待起来。
关于酒的起源,有着许多版本。神话说,“酒”是上苍制造的;《晋书》:“轩辕右角南三星日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饮食。”
专家点评酒精对糖尿病患者是利少弊多:1饮酒将影响正常饮食控制,不利血糖的稳定。2 酒精可使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机会增加;因为酒精所提供的能量往往不能有效地转化成血糖,而大多转化成热能。3 饮酒不利于血脂控制,增加肝脏负担,长期饮酒容易引起脂肪肝和肝硬化。4饮酒容易引起肥胖,特别是腹部型肥胖。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宜饮酒,更不能酗酒,如果患者早有饮酒习惯,一时又难以戒断,可以少量饮用啤酒或不甜的色酒。
有说杜康是酿酒的始祖,他将剩饭放置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在树洞中发酵,芳香四溢。有人把发酵的液体送给皇上,皇上喝后,连连叫好,并预言,日后定有人因迷恋酒而亡国的,可他万万没有想到,酒不但可以亡国,还可以导致糖尿病。
所谓“酒”,实际上就是含糖的物质在酶的作用下生成为另一种物质,变成酒精,如果加上其他物质勾兑,便成了繁多的酒。
“酒”从诞生的那天起便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随着岁月的变迁,逐渐形成了色彩斑斓的酒文化。
人们喜欢酒,首先是因为酒有着自身的价值。民间有一句谚语:“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外国人把啤酒称作为“液体面包”,有的人喝了酒不吃任何主食,依然红光满面,足以证明了它的营养功能。李时珍认为酒(葡萄酒)〃驻颜色、耐寒〃。
对于“酒”的青睐,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诠释:商人认为“酒”是重要的社交工具,仕途之士认为“酒”能融洽上下级关系,文人认为“酒”具有美学价值。李白吟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苏东坡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曹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自从得了糖尿病,医生建议我戒酒。我问自己,酒不过是麻醉一下人的神经,使理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意识做主,难道对胰腺的损伤就那么严重?
我翻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和自己做了无数次的实验,对“酒”的危害有了切实的认识。
酒对身体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酒精对脏器的麻醉:在蒸馏和发酵酒的过程中,甲醛、乙醛、糖醛、铅、黄曲霉毒素等多种有害成分不能有效地提炼出去。也就是说酒里既有“粮食精”,也有有害物质。比如说,有的酒喝了头疼,元凶是甲醛在作怪。所谓好酒,除了储藏的时间长以外,主要是工艺上的问题,提取掉了里边的有害物质。
二是酒精的副作用。当酒精在体内达到了一定的浓度,便会产生一定的麻醉。你想,麻醉的器官怎会好好地效力于健康?酒精最能伤害的部位是肝脏,其次神经系统、心脏、肾脏等部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这样的例子,某某醉死了。
我有过许多这样的经历,每醉一场,身体几天都缓不过劲来,胰腺似乎不工作了,吃一点东西,眼睛就感到难受。
按照中医的说法,酒也是一味药,看你喝多少,在什么状况下喝,这就是哲学上的“度”。适度地喝酒对健康是有益的,特别是对于高度酒来说,它对人体的作用快,也最明显,酒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可是一旦多了,过了,它的缺点就把优点给淹没了。
喝酒是有讲究的,发怒的时候喝酒容易伤肝伤肺,空腹喝酒易怒,吃饱了喝酒伤胃。
酒(2)
这些道理谁都明白,关键是如何把握质和量的统一,如何把握度。对于酒量大一点的人来说,喝个半斤四两的是适度,可是对于酒量小的人来说,喝上半斤四两白酒很可能就一塌糊涂。我认为,所谓适度,就是不能超过自己酒量的三分之一,这时候,酒的优点就会在人体中发挥到最大值。
盐
吃盐多、口重的人,多数血压都高,而血压高的人得糖尿病的几率又比正常人高出许多,高血糖往往又可以诱发血压升高。这又是为什么呢?当我请教了医生之后,这才明白了个所以然。
专家点评有研究认为;过多的盐可增强淀粉酶活性而促进淀粉消化;并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的作用,引起血糖浓度增高而加重病情;同时盐摄入过量会诱发高血压病并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因此糖尿病病人不宜多吃盐,推荐每日摄入食盐5克以下。而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者,食盐的摄入量还要降低些,在2克左右。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炒菜是离不开它的,盐一进入人的体内,立刻溶解,跟着水分子到处窜。进入血管之后,先是引起水钠潴留,导致血容量增加。随着盐量不断摄入,钠离子在血管壁上不断增加,当达到某种程度的时候,正常机体细
喜欢让"胰岛"动起来:我是这样战胜糖请大家收藏:(m.23dshu.win),爱上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